文學台灣 LITERARY TAIWAN 第98期 2016.4.15夏季號

cov_文學台灣_098.jpg

【編後記】江山代有才人出◎ 彭瑞金

「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風騷數十年」,過去好像沒有人懷疑這樣的說法,即使品味不同、風格不一,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引領風騷的人出現。最近卻接連遇到幾位文學界資深前輩抱嘆說,不論文學研究、文學創作,都有眺望前程茫茫不勝唏噓之歎。我是比較傾向天塌下來有個高個子頂著的「樂觀」,所以故意逗他們說,不會啊:每年平均都有二十幾部的長篇小說出現,從臺灣頭到臺灣尾,從本島到外島,從中央到地方,從官辦到民立的各式各樣的、各種文類的、十個手指頭加上十個腳趾頭都不夠數的大小文學獎,一年不知製造了多少「得獎作家」,怎麼會說這代江山沒有才人出?即使不必細數,每年各地各校舉辦的「文學學術研討會」場數,也絕對不會少於兩位數,即使算不上研究成果輝煌,也稱得上蓬勃吧!

    奇怪耶!這些老前輩都知道我是逗著他們玩,幾乎沒有例外的、聽了我的高論之後,都不約而同從鼻子噴出聲音來,雖然無法在此一一轉述他們的看法,我也不否認或許之中有些是偏見,但他們一致認為年輕的一代,從創作到文學研究、「玩文學」的風氣令人不敢苟同,即使他們也言之鑿鑿的舉了一些我無法反駁的實例,我不便在此寫出來,我仍然認為不宜以偏概全。譬如他們提到以「魔幻寫實」為藉口却完全不顧事實的現象,不但造成對事實的誤導誤傳,却對作品的主題、情節、既非必需又非相關,純為炫弄或以廣篇幅,就是「玩」。因為老前輩舉的是實例,我無言以對,但我仍然認為它不會是臺灣文學的全部,它終有被真正的文學創作淘汰的一天。我難得和這位前輩一致的看法是,玩文學者如玩火,最後一定自焚,最後一定是玩死自己的文學。

    我和某位文學前輩的前敘對話,讓我想到鍾肇政、葉石濤那一代的臺灣作家,他們也是出道在一片玩風的臺灣文學世代裡。那是從中國逃難流亡來臺的文人帶來的、把文學當文字遊戲玩││美其名為文字藝術的文學玩風,特色是只有文字沒有內涵,甚至用那些「文字」去當專制、獨裁、血腥統治者的幫閒、幫兇。鍾老和葉老一代的臺灣作家都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方式、對這樣的殖民文學觀進行抵抗和反抗。先說葉老,他自己發明的那一套中文書寫;嚴格說來就是一種惡搞中文的中文書寫,是交揉憤怒、嘲諷、黑色幽默的獨創中文文體,完全可以肯定是有意識目的作為。目的為何?就是殖民統治文化的反抗││使用殖民統治者的統治工具反抗殖民統治者,就是去殖民。

    同樣活在被殖民統治困惑中成長的鍾肇政,他的文學也出現這種抵抗,他是透過翻譯當代日本文學名家或名作家的文學作品、論述││井上靖的《冰壁》及久米正雄等七人的文學論述、作家論、作品論、寫作觀(收入《寫作與鑑賞》),揭穿戰後殖民政府帶來的文學謊言。井上靖說,小說不是為了傳奇而傳奇的傳奇故事,還要有經過作者苦心安排的「有機」元素之後,才可以稱作小說。文學要腳寫作,只有經過自己確實觀察寫出來的作品,才有實感。被稱為日本「寫實主義先驅」的正岡子規也說,實感才是文學的靈魂,不論辭藻多麼豐富,表現多麼巧妙,如果缺乏實感,至多只是一篇死文章。久米正雄也說,心地正直、真實,是寫文章最重要的條件。易言之,真實地活著的作家,生活中就有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。寫作「題材應從茶飯中選取」。這些簡單又平凡的創作觀、作家論,不但幫助鍾肇政突破殖民統治者散佈的文學迷霧,穿透他們的文學謊言,更支撐鍾老走出他個人的文學道路來。

    仔細尋思,戰後的臺灣文學,何只鍾老、葉老這些先覺者曾經挺身抵抗以中文文字藝術(實為排列技巧)的偽假文學,其實可以更精確的說,不知道去抵抗這種文學的,只要屈服屈從這種文學觀的,一定如前述那位前輩所斷言的,終局就是玩死自己的文學。老前輩的沉痛感嘆,的確讓我驚覺,當今文壇的確瀰漫著這種玩文字的風潮,這是多少走過戰後臺灣文學史的前輩們,以肉身為牆才擋掉的文藝歪風惡念,如今又藉著昔日屈從文人的餘緒死灰復燃,難怪這些前輩作家們要紛紛搖頭嘆氣。

    遲晚到一九九四年,才看到臺灣的大學開始舉辦的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,現在不但很多學校、機關團體都在舉辦,甚至有的是年年舉辦,紛紛舉辦,正如寫作的人口增加,文學獎滿街都是、並不代表文學成就高一樣,學術研討會的品質才是我們需要關心的重點。很多年前就有學者撰文指陳文學研討會品質太差,流於大拜拜的形式,多少年過去了,只有更形惡化、不見精進。愚蠢的官僚體系也在助長歪風。譬如冠予「國際」之名,則予加倍的金額補助,以為參加了國際便提昇了學術水準,殊不知為了湊足「三國以上」,往往找了一群不知所云的、特別是某國人,不僅所言不著邊際,連研究文本都沒有看過,不是滿嘴教條就是牛頭不對馬嘴胡言亂語一通。更令人憤怒的是,他們永遠都是未完稿,甚至只有大綱,更荒唐的,我還遇過只帶一張嘴不帶屁股來的,要主辦單位派學生到飯店錄音發表的。如要搞出來的臺灣文學研究會有怎樣的明天?大家用膝蓋去想就知道了,罪魁禍首難道是某國人嗎?孰令致之?

本期目錄:
封面介紹 共存/陳玉純
隨  筆 鍾肇政臺灣文學傳燈人/彭瑞金
      |賀鍾老獲行政院文化獎
      異端的存在,異質的顯影/李敏勇
      |追悼黃靈芝(一九二八︱二○一六)
     《施並錫魅力刀與彩筆誌》的繪畫人生/黃慧鳳
     選舉有關的二件往事/林豐明
書  序 醫身醫世/彭瑞金
     鹿港小鎮怎麼了?/曾貴海
文學傳記 尋找心靈的長河 /康 原
      |側寫賴和先生的身影
   詩  玉碎了(外二首)/李元貞
      蒼鷺蚯蚓體/曾貴海
      恐懼(外一首)/鄭 明
      行吟的候鳥(外一首)/趙天儀
      電影與詩(四帖)/莫 渝
      彼女/陳銘堯
      時差/思 理
      折翼/蔡振念
      窗外/陳明克
      近作一束/陳秀珍
      男生愛女生/陳至興
      羅斯福路(外一首)/蔡忠修
     世紀日本傑出現代詩人選 /陳明台 譯
      |高野喜久雄詩抄
     在她們口舌的尖端 /李敏勇 譯
      |以色列不同語言的女性詩聲音
      艾文‧雷頓詩選/顏雪花 譯
文學越讀 用生命寫的《灣生回家》故事/彭瑞金
散  文 道街路/許達然
      懷念一位致力於台灣語言文化傳承的友人/翠 屏
      |黃智舜先生
小  說 重會(下)/鄭清文
      世代/蔡明翰
      殘刺/盧誌明
評  論 漫遊者巡弋的空間詩意/莫 渝
      |取王白淵《荊棘之道》抽樣為例
      賴和新文學涵攝的民俗元素/林明德
編  後  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/彭瑞金

     巫永福文學獎揭曉
      一、巫永福文學評論獎
        許達然〈臺灣詩裡的疏離和抗議,1924│1945〉
        2015台南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
        國立臺灣文學館、臺南市政府文化局

      二、巫永福文化評論獎
        陳耀昌《島嶼DNA》,INK印刻出版

      三、巫永福文學獎:
        田中實加《灣生回家》,遠流出版

  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學台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