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學台灣 Literary Taiwan
第104期 2017 冬季號

cov_LT_104.gif

【聲明】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,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
    ──台灣作家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
  連日來,因為教育部課審會審查十二年國教國語文課綱,關於高中國文文言文比例與推薦選文部份引發各界討論與關注,台灣文學學會已提出大幅調整課綱的呼籲,考量學生學習需要,以及教師課程安排自主性,適當下修文言文教材比例,強化台灣文學教材,提振學生語文閱讀興趣。此為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關鍵,有助於國民文化人格養成,對書寫與閱讀之提升,更有助益。
  本國語文教育,長久以來偏重文言文,形成國民文化養成的枷鎖,阻礙國民心靈的開展。一波又一波的國文課綱修訂,陷於文言、白話比例調整的糾葛,缺少新視野,舊有黨國體制遺留的弊病實為病灶之源。
  語文有符號、工具、方法、精神的層次,不斷在時代變化中更新。中華文化作為台灣文化的元素之一,從文言到白話,既是歷史,也是現實,我們並不否定;中國五四運動的新文化思維、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戰後以來的新文化運動,以及當前國內各族群語文的復振運動,也都是形成語文內涵的重要元素,不宜偏執。若仍偏執於文言文教材,乃是守舊主義的依賴,更是在台灣的殖民意識、不合時
宜的中國結再現。邁向民主化、追求國家重建的台灣,應該早日拋棄這種枷鎖和桎梏。
  台灣文學學會要求大幅調整課綱,強化台灣文學教材,與世界接軌。作為創作者,在詩、散文與小說、評論與劇作拓墾的台灣作家群,我們支持並呼應此一關係到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。我們強烈希望,本國語文教育能夠引領青少年在國民養成過程中,與台灣這塊土地繫連,與台灣文學作品一起呼吸,進而經由世界文學的觀照,認識世界。以下是我們的三項訴求:

  一、支持調降教科書文言文比例,活化語文的書寫與閱讀。
  二、強化台灣文學作品在語文教科書的份量,讓本國國民文化人格的養成與台灣同步,讓本國的國民心靈與台灣這塊土地相連。
  三、配合台灣的國家重建,本國語文教育應強化台語、客語和原住民族語的語文素材,並與世界接軌。
  發起單位:文學台灣雜誌社
  共同發起人(依出生年序):
    鍾肇政、林亨泰、鄭清文、李 喬、趙天儀、李魁賢、東方白、岩 上、姚嘉文、
    張良澤、莊萬壽、劉靜娟、楊青矗、吳 晟、呂興昌、陳 列、曾貴海、李敏勇、
    陳萬益、康 原、陳芳明、彭瑞金、鄭邦鎮、黃勁連、蔡文章、江自得、鄭烱明、
    邱各容、杭 之、蘇紹連、廖玉蕙、應鳳凰、林 梵、阿 盛、李勤岸、利玉芳、
    宋澤萊、陳坤崙、李筱峰、林文義、詹明儒、天 洛、陳明仁、廖為民、黃 徙、
    林水福、林世煜、楊子澗、歐宗智、林文欽、陳寧貴、林央敏、向 陽、謝振宗、
    方 梓、莊華堂、初安民、夏 曼‧藍波安、胡慧玲、江 昀、方耀乾、果子離、
    林正盛、林美挪、陳建成、呂東熹、薌 雨、 妙沂、江文瑜、瓦歷斯‧諾 幹、
    張蕙芬、邱振瑞、蔡其達、楊 翠、魏貽君、陳 皓、張芳慈、廖志峰、陳 胤、
    鴻 鴻、郭珍弟、郭漢辰、柯柏榮、李志薔、陳金順、楊允言、林裕凱、陳豐惠、
    陳 謙、施俊州、黃文成、李癸雲、邱一帆、蔣為文、胡長松、房慧真、李長青、
    許 赫、張耀升、鄭順聰、鄭秉泓、吳錡亮、何信翰、伊格言、吳易澄、吳易叡、
    呂美親、黃麗群、周馥儀、陳夏民、王 離、印 卡、沙力浪、陳允元、溫朗東、
    陳學祈、李屏瑤、神小風、廖亮羽、何敬堯、林立青、羅毓嘉、徐珮芬、林佑軒、
    鄭清鴻、朱家安、朱宥勳、盛浩偉、蔡宜文、陳 茻、吳曉樂、宋尚緯、周芷萱、
    朱宥任、煮雪的人、劉宇均、幸佳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○一七年九月六日

【封面裡】璀璨的文學光影 ◎文圖/編輯部

104.gif

台北市飛頁書餐廳,於九月十七日,舉辦《文學界》雜誌暨創辦人著作陳列展,並邀請《文學台灣》發行人鄭烱明作專題演講:「文學的光影─從《文學界》到《文學台灣》」《文學界》創刊於一九八二年,一九八九年二月停刊,共出版二十八集。《文學台灣》創刊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,至今年七月,已出刊一○三期。這兩本文學雜誌,從戒嚴時期到跨越二十世紀,是屬於運動型的文學雜誌,以恢復台灣文學尊嚴及建立台灣文學主體性為主要目標,雖已獲得某些成果,但仍繼續努力中。演講會上,鄭烱明細數這三十多年來,雜誌社的努力、參與的作家、刊登的重要作品以及不為人知的一些文壇軼事。是日,到場的有遠景出版公司負責人葉麗晴及作家、文友:張恆豪、趙天儀、鄭清文、林衡哲、曾心儀、李幼鸚鵡鵪鶉、許俊雅、莊紫蓉、錢鴻鈞、莫渝、黃成業、呂學源、康詠琪等多人。

 

編後記
文字不是問題,文學才是問題 ◎彭瑞金

  十年前即爭論不休的高中國文課綱問題,現在不但冷飯重炒,而且傳出焦味。十年前,我參與課綱修訂時,我就和一位我最早投入社會運動時的戰友建議,不要再陷入文言白話文比例之爭的泥河,我建議他跳過文言文、白話文的迷思,直攻文學的本質。但由於他教歷史、不教文學,他不知道文學構成的要件是什麼?只說文言文就是中國的,就是古老的,就是不合時宜的,就是應該被淘汰的。
從此,我們在運動的路上就無法同行。十年後的今天,高中國文文言、白話的比例,還是停留在百分之四十五、五十五之間「車拚」,那位友人已經作古,如果他地下有知,不知他對當年的不要命的「車拚」,不知會有怎樣的感慨?
  我當年用來奉勸那位非文學友人的話,其實還是可以拿來供、姑且稱作「反文言文派」的朋友參考,否則十年後,文言、白話的問題還是得依政治勢力的消長,重新拿出來炒一炒。我擔心再炒一次的冷飯、還能吃嗎?我十年前建議只抨擊教科書的主體性和本土性,就跳過文言、白話的糾纏吧!我所持的理由是,十年前,雖然沒有十二年國教,但接受高中(含高職)程度以上教育的人,已是國
民中的絕大部分,所以說,高中教育等同國民養成教育,其實並不離譜,十二年國教的現在,則是完全符合現狀、事實。我們的高中(職)國文,有沒有以我國國民的語言、文學能力為編製的首要或終極原則,就是高中國文課綱最迫切被檢驗的項目。肩負國民語言、文學表達(說、寫)、閱讀、鑑賞能力訓練、培育的高中國文,如果不依此原則編製或達不到這樣的功能和目標,還有什麼理由不改
革、不修訂?假設十年前的課綱修訂如我戰友所願,將文言文所佔比例降至百分之三十,試問,那百分之七十的白話文都是余光中之流的白話文,高中國文又改了什麼?以我對高中國文的了解,讀韓愈、歐陽修、柳宗元……的哭喪訴窮,其傷害性絕不會超過某些白話文選文。我這樣說並不表示中國八百年前的唐宋,大家可以通過我前面講的教育主體性的原則。除非我們的教育是替已死之人辦的,
不是替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辦的。
  其次,本土性指的國文教材的時空問題,如果我們用教育我們未來國民主體的教材,完全無法和我們辦教育的「主體」  當然是學生,產生不了連結,包括思想、感情的連結,那樣的教育還是國民養成教育嗎?如果我們反對、抗議的是以文言為載體的教科書,完全偏離了教科書課綱的主體所需,或者完全偏離了教科書主體所在的時空,去督促、鞭策教育部導正這種歪斜、偏頗,不要針對無
辜文言文,讓抱文言文大腿的人安心繼續作夢、安睡,才不至讓改革失焦。有人說,臺灣的教育部管太多了,別的國家的教育部(有些國家根本沒有教育部),根本不會去管教科書的編製。言下之意是教育部都不必管課綱的事。言之有理,但臺灣的教育部得先把過去七十多年來,管壞、管爛的部分先縫補起來,把過去七十多年,因教育部把臺灣的教育搞得離人、離土,不問蒼生、只問鬼魂的教育
,先清洗乾淨,再把教育還權於民。
  現階段的教育改革、教科書弊病的不言可喻,實在不必再煩勞教改人士喋喋不休。這已經是第二次了,政權輪替,換了腦袋、脖子以下的部位都是舊的,蔡英文政權的經濟、司法、教育、外交、軍事、文化,讓人充分懷疑連腦袋都沒有換,只換了腦殼。這樣的政府、這樣的國家教育總管教育部,教改人士還要和它像猜酒拳一樣,十五、二十五、三十五、四十五,豈不是浪費生命?慘的是,酒拳猜了半天,「教育部」(因為不知道到底是屬於誰的教育部,有教改直指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指揮的教育部,故用「  」號。)趁教改人士猜拳猜得微醺之際,還是讓文言文的比例依然我「固」。奉勸教改人士再也不要和人猜酒拳了。我們爭的既然是國民養成教育中的語言及文學教育,那就讓教科書(其實何止國文,所有的教學和教科書,都相同)回到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臺灣國民的主體上,所有的討論和爭執才會有意義。漢語文言的存在,有其特定的時代、特定的人群在使用,自有其存在的意義,不管它有什麼優點或缺點,它都是不用舉證就知道的,已經被時代淘汰的語言,「教科書」以及當前的中華民國教育制度下的各級升學或公職就業考試,文言文都是具有「強迫學習」的高壓統治餘孽意味。如果我們要捍衛教育的主體以及其主體性,不要說保持百分四十五文言文的卑微要求,是助紂為虐、嚴重傷害臺灣國民的主體性,即使通過百分之一的文言文在我們國民養成教育的國文課綱裡,也是錯的。請問,文言白話之爭,自有人揭竿而起迄今、十年來寸步不進,請問要和這樣的政府、這樣的教育部猜酒拳再猜個一百年嗎?高中國文課綱已是如此,整個教育改革豈不是要拖到幾百年?
  如果教育改革,不去解決教育主體性的問題,即使教育部真的換了腦袋也沒有用,不過是不斷地編製出各種花招來猜解教改人士的訴求而已,臺灣的教育「技術」官僚系統,有極大部分出自美國,教改人士為什麼不問問這些學歷顯赫的教育官僚,為什麼美國教育不會出現各級學校的「課綱」爭議?魔鬼就藏在這個問題的答案裡。

本期目錄

封面藝術家/朱能榮
作品名稱/墾丁大尖山
壓克力顏料,畫布30F,二○一七年
圖片提供/朱能榮
扉頁題字/白 萩

文學台灣 LITERARY TAIWAN 第期 2017.10.15
文學參訪 日本四國人文之旅/鄭烱明
封面介紹 新境/蔡睿娟
聲  明 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,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
      ─台灣作家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
隨  筆 關於詩的思考/鄭烱明
      解讀江自得詩中的「你」/洪中周
      扶桑散記/楊超然
      從貓眼到黑眼珠/莫 渝
      ─情詩集《貓眼,或者黑眼珠》後記
      隨筆二則/陳益文
散  文 台北,我的雨與愛的城市/陳芳銘
      阮真毋甘/鄭烱明
      ─追思陳惠芬老師
      我的寫作來時路(上)/翠 屏
    點名簿/洪中周
    豬母乳/凌 煙
    懷念母親(三則)/蔡忠修
   詩  隨情散步/許達然
      秘密(外一首)/曾貴海
    昇起一場革命/岩 上
    近作一束/何瑞雄
    牽著故鄉的女孩/利玉芳
      人權鬥士劉曉波之死(外一首)/李元貞
    秋吟/陳銘堯
    紅蝴蝶/汪啟疆
    天目茶碗/渡 也
      忠誠 及其他/江自得
    畫面/陳秀珍
    空椅/ 妙沂
    時代的反噬/紀小樣
    肺腑/吳建樑
    餘音/李敏忠
      馬丘比丘之頌(外一首)/林明理
     絕望的歌(外一首)/陳柏達
      在她們口舌的尖端 /李敏勇譯
      ─以色列不同語言的女性詩聲音
      世紀日本傑出現代詩人選 /陳明台譯
      ─高村光太郎詩抄
專  輯 《娘惹回憶錄》專輯 
      《娘惹回憶錄》序/廖振富
      《娘惹回憶錄》推薦序/余美玲
      《娘惹回憶錄》節選/張福英著‧葉欣譯
評  論 從屬人屬地文學到文字文學/彭瑞金
      對日本的台灣文學翻譯及日本語文學之意見/澤井律之著‧邱若山譯
      戒嚴︱臺灣文學選集序/蔣永學著‧洪文真譯
      生命與書寫的美學/張信吉
      ─論鄭烱明及其死亡意象詩作
迴  響 關於《三六九小報》「刀水」本名之驗證/王雅儀
文學瞭望 中島利郎《台灣的兒童文學和日本人》出版
編  後  語 文字不是問題,文學才是問題/彭瑞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文學創作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學台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